[重庆旅游] 重庆市北碚区:千年张飞道 今时蕴生机

[复制链接]
查看432 | 回复0 | 10-18 12:40:3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重庆北碚,缙云山下,嘉陵江水奔涌而至,一条古道沿着临崖峭壁穿行——左岸西山,岩壁挺立犹如刀砍斧削;右岸缙云山,林木葱蔚,高耸入云——这里便是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张飞古道。5 t% D: @1 i) ~; a
如今的张飞古道,自北碚区东阳街道复旦大学重庆旧址起,沿嘉陵江与缙云山脉间的温塘峡逆流而上,到白沙沱古渡口为止,全长约6千米。《北碚志》记载:“张飞古道,在嘉陵江三峡中,传说三国时张飞北上阆中,在峡东岸凿一便道,穿峡而过,后人称为张飞道。”
$ O: d1 S4 a" ^( q3 z# i0 a" x; Y

www.cqbmxx.com

www.cqbmxx.com
! r' x6 G+ N+ k  W$ o% E0 c
古道因张飞得名,但相关研究表明,古道到三国时期才被开凿的说法有待商榷。. E3 B: z1 `, o- U
重庆自然博物馆研究人员张颖说,古代重庆北向交通入川入陕,主要有嘉陵江航道这一水路,和两条陆路——翻越中梁山、缙云山、云雾山的渝合古道,以及过江北,经嘉陵江小三峡的江合古道,其中,横穿山脉的江合古道明显更加便利,也较水路更加稳定。
9 g0 U6 ]& |! f1 O  Y  z) b张颖介绍:“在张飞前往阆中之前,已有许多采用江合古道的历史记载,‘张飞古道’作为江合古道的一段,应早已存在。相对开凿,张飞途经此处,对道路进行了修缮,可能更为准确。”
# l( o8 [8 q$ Y2 V* c% ^为满足百姓陆路通行需要,历朝历代对此处道路均有修缮,清道光《江北厅志》记载:“道光十六年,合州陈大犹等捐金数万,沿岸开凿三峡大道。”现今,古道仍存,只是随着周边现代化道路的修建已不复往昔“三峡大道”面貌,只剩下中间温塘峡一段张飞古道还完整保留。
2 ~" ~5 ]$ V* p+ O0 k; o8 L“实际上,修缮道路是我国历朝历代的传统,张飞古道也是这样在千余年中得以保留。”张颖带着记者,一路步行来到古道,脚下的古道悬挂在嘉陵江小三峡温塘峡的绝壁上,而古道对岸的国道212线上汽车飞驰。脚踩石板,隔江抬望,仿佛穿越了千年光景。
8 s' N6 c6 R" b) [) P近年来,这条风景优美的古道受到更多关注,来这徒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。当地ZF修缮升级的同时保持古道原始风貌。古道沿途有复旦大学重庆旧址、苓茏苑、谭生古桥、二岩瀑布、明心桥、野温泉等景点,人气旺了后,沿线农家乐、果园也开了起来,古道上游人走过,焕发新生机。当地干部介绍,每个周末来古道附近旅游的游客有近2000人。
) V2 v) b; A4 @/ M当地居民也自发维护古道秩序。每年冬天,古道上的温泉人气很旺。温泉免费开放,从清扫温泉池,到维持人群秩序,大家都亲力亲为、自觉参与。. z6 m( [) P- B5 h! T
“桑葚节、桃花节、枇杷节……围绕张飞古道周边区域,我们全力打造以农作体验、休闲旅游、研学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,促进农文旅高效有机结合。”北碚区东阳街道党工委委员刘颖介绍,“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延伸张飞古道,利用嘉陵江岸线良好生态人文资源,以城市更新为契机,打造原生态人文滨江一条街,为市民游览、健身提供便利。”
3 |5 l" i0 C& P' k古道因张飞而得名,但它值得被记忆的,不只是某个历史人物,也不只是美景。来这走一遭,方知古人筚路蓝缕之辛劳,领悟古人开路选址的智慧。步行古道,回味古今,茫茫天地间,足以大抒胸臆、畅活乐游!1 {% Z; q: _8 c0 K" {) a. a: u1 t# ~7 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