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从“汽车之城”迈向“智车之都”

[复制链接]
查看3 | 回复0 | 昨天 16:5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你知道吗?现在的汽车可以自主学习,能识别各种施工路牌,像老司机一样理解并学习“高速洒落物”、“侧翻货车”、潮汐车道等长尾场景……25日,“2025中国向上·向新出发”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长安汽车智能网联新能源技术的“智慧大脑”——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内,一辆辆兼具科技感与高颜值的新能源汽车依次排列,“天枢智能”、金钟罩等最新科技成果也集中展示……在这里,各种“黑科技”让人眼花缭乱,“重庆造”汽车正瞄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,从“汽车之城”迈向“智车之都”。

LOCAL1764168384288HLNI2SSNZW.jpg

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内展示的研发成果。人民网记者 刘祎摄

当前,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已成为关键竞争要素,安全风险也随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断演变。新车背后,长安汽车正在设计、新能源化、智能化等方面全面进阶。“新蓝鲸动力”、金钟罩电池、SDA数智平台……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持续“领跑”。

所以,“新汽车”到底有多智慧?

如最近上市的深蓝L06搭载法拉利同款磁流变悬架,是中国品牌首款量产该技术的车型,能实现“飞坡不跳、过弯不偏”的贴地驾控。

长安启源A06的增程车型创下全球最长增程续航纪录,综合续航2120km,纯电续航240km。并且该车实现整车控制双冗余备份,左右控制器如同“双核小脑”,一边出故障,另一边可在毫秒级无缝接管。

由长安汽车、华为、宁德时代三大领域的“顶流”联合打造的阿维塔06 Elite版则将华为192线激光雷达、乾崑 ADS 4辅助系统、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等智能化配置统统搭载上车。

以上总总,都是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的成果。

在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的智能座舱实验室,工程师正借助AR眼镜,研发多模态情感交互系统。该系统深度整合语音、手势、眼球追踪、人脸识别等多元感知技术,其核心支撑是长安汽车自研的业界首个融合式“天枢”大模型。依托这一AI“大脑”,车辆具备了更强的环境理解与行为预测能力,为人车交互式驾驶及其背后的中央决策大脑(AIEV)的实现奠定了基础。

在汽车安全技术实验室,工程师通过模拟昏暗光线和雨雾等极端天气场景,让智能化赋予车辆更多主动控制能力。这个投资43亿元的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,已拥有18个部门和7000多名研发人员,智能驾驶、动力电池、车联网等技术正源源不断地从此地输出。

截至目前,长安汽车建立起“六国十地”全球协同研发布局,已在16大领域,建成44个技术研究、产品开发中心,200余个实验室。建成行业唯一的“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”,以及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测试中心——长安汽车天枢智能实验中心,该中心拥有全球仿真测试、人因工程测试等6大集群实验室,全面覆盖智能驾驶、智能空间等领域,获SGS国内首个目击测试实验室认证,建在重庆,服务全球,全面自主掌握核心测试能力。

近三年,长安累计申请专利1.4万余件(平均19件/天),其中智能化专利占比46%;牵头、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11余项,并主导制定了智能驾驶分级标准,以及中国车企首个ITU系列国际标准。

此外,长安汽车还在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、飞行汽车等未来新兴产业。不止于长安汽车,重庆“新汽车”正驰骋在全球六大洲的道路上。

“按照构想,未来的新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,而将逐步演进为拥有类似人类智慧和情感的‘智能汽车机器人’。”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说:“我们为汽车装上‘最强大脑’,让更多‘聪明车’驶上‘全球路’,助力重庆实现‘智车之都’的华丽转身。”

数据显示,2025年10月,长安汽车总销量27.8万辆,同比增长11%。其中,新能源销量再创新高,新能源销量11.9万辆,同比增长36%;海外销量5.8万辆,同比增长25%。


1 C" Q" X6 L4 [( y9 l